•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转载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转载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2-01 浏览次数:496 文章来源: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现将《2022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1月 27日


2022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


2022年,全省特色农业(指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蚕桑等,下同)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引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一个基础(特色农业管理基础工作),发挥两个作用(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撑作用、行业学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主抓两个产业(蔬菜、食用菌),突出三个重点(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打造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5+8”全省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实现三个目标(党建品牌创建取得初步成效、蔬菜稳产保供能力逐步提升、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抓好稳产保供工作

(一)抓好蔬菜生产。一是稳面积增产量。确保基本菜地保有量,通过调整品种结构、提升复种指数等措施提高现有菜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冬闲田和摞荒地适度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实现蔬菜产量稳中有升,省内总体自给有余,外调及服务“长三角”的能力明显增强。稳定蔬菜播种面积在1100万亩以上,产量2500万吨左右。二是夯基础提能力。加强各蔬菜产区的水源、电源、灌溉系统、肥水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及地头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给排水、供电、储藏等生产基础条件。充分发挥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加强对蔬菜制苗育苗、机耕机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三是强应急保民生。强化蔬菜生产信息和应急监测调度,切实开展墒情、苗情、灾情监测,提早做好防范预案,及时安排应急生产。不定期研判、通报蔬菜生产形势,推进产销衔接。继续筛选蔬菜应急储备基地,强化速生蔬菜生产,推进生产供应的结构性平衡和季节性均衡。

(二)强化特色农业生产管理。一是强化备种备收。积极引导和帮助生产主体做好农田整治、农资供应、农机服务等耕种收准备工作,确保种子等农资供应充足、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确保耕种、采收及时高效。二是强化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特色农业技术体系的作用,不断强化对特色农业育苗、种植、日常维护、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旱、涝等自然灾害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三是强化防灾减灾。积极对接气象、应急保障等部门,及时发布天气、灾情等有关监测信息,及早制定各种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灾害影响与损失。

(三)推动特色农产品产销衔接。一是拓展营销方式。大胆创新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产销对接机制,积极探索配送直供、田园直购、产品认筹、网络定制等营销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区域性配送中心,把蔬菜纳入“菜篮子”惠民工程实施价格补贴。二是开拓省外市场。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外供基地建设,积极在北上广深等全国一线城市、大中城市开设销售门店等直销网点,抢占沪苏浙和沿海发达地区高端市场,进军中部周边省份、边远贫困地区市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出口基地建设。三是畅通流通渠道。主动对接、协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全力畅通特色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流通渠道,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应享尽享。

二、切实推动三农重点工作

(四)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一是大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转化、引进、推广、应用的力度。加大对特色产业种苗、种植、防灾减灾等科技服务的强度。二是大力强化机械装备。改善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农机农艺结合,通过农艺操作机械化、品种技术模块化,实现“机械替人”、节本增效。三是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企业务工以及土地、资金、资产等生产要素投资(作价)入股等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和完善灵活有效的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联农带农模式,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四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通过新增蔬菜设施(包括将露地蔬菜改造为设施蔬菜、在非蔬菜种植地新建蔬菜设施两种路径)、陈旧蔬菜设施提升改造、扩大既有蔬菜设施复种指数等方式,确保全年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38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0万亩。积极贯彻落实《安徽省“十四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安徽省食用菌产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2022年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工作要点》,实施食用菌产业振兴行动“八大工程”,主抓食用菌产业示范市县,确保全省食用菌产量、产值分别达到50万吨、70亿元。

(五)加快推进蔬菜、中药材千亿级产业打造。一是推进“双招双引”。扎实做好项目储备等前期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蔬菜协会和食用菌协会的外引内联作用,积极“引进来”(有针对性的定向邀请国内头部企业到我省某地或某个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对接)“走出去”(带领部分市县、企业到省外主动对接)。主动对接、跟进蔬菜、中药材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及时了解、调度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在谈项目、意向项目等进展情况。二是推进转型升级。倡导“亩均论英雄”,实施“三品一标”行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生产要素资源优化整合,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经济实体,积极打造特色产业“航母”,发挥领军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以特色农业主产区和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优势特色产业区。围绕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推进上中下游衔接、一二三产融合。三是加强调研指导。结合蔬菜、中药材产业关键节点,加强产业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现场观摩。四是加强调度推进。结合蔬菜、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任务,选准关键指标加强调度,择机组织开展现场推进会。

(六)加快推进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开展技术指导,加强协调服务,以安徽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分步推进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大力推进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七)严格行政审批。严格按照《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规范蚕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以及新蚕品种审定、食用菌菌种质量检验机构资格认定、食用菌菌种进出口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确认工作。

(八)狠抓质量安全。紧抓质量安全不放松,持续推进“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研判管控和安全用药宣传教育等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生产经营主体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合格证和自我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推动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努力构建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新模式。

(九)开展监督检查。按照国家部署与要求,做好特色农产品部级例行质量监测和其他监督检查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特色农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检查;市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本地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十)严格工作考核。严格“菜蓝子”市长负责制和蔬菜生产工作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不断压实蔬菜稳产保供责任。对产地蔬菜质量安全出现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四、持续强化工作基础

(十一)深入调查研究。持续开展“十三五”期间全省特色农业回头看综合调研,以及“学习沪苏浙,对标话五新”等调研活动。根据厅里部署和工作需要,适时开展针对性专题调研。

(十二)加强系统联动。加强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工作动态等信息报送,注重特色农业典型经验做法的挖掘、总结与推广,分行业、分区域召开特色产业现场观摩会、推进会,进一步巩固全省特色农业系统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一盘棋格局。

(十三)加强信息宣传。挖掘宣传内容,拓展宣传渠道,区分宣传对象,把握宣传导向,着重宣传特色农业主要工作进展、重大事项动态、典型经验做法、明显工作成效、客观困难问题、合理政策建议。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同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届的关注、理解、配合与支持。

(十四)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全’服务‘菜篮子’”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树牢宗旨意识、激发工作热情、改进工作作风、推进业务发展,努力创建党建品牌、打造党建招牌。

(十五)强化廉政建设。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底线思维,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475号